高等学校实验室信息统计数据报送-2023~2024年度信息学院教学科研用房管理使用自查情况报告


一、房产基本情况

信息学院实验创新中心拥有教学科研用房7间,面积731平米,实验室辅助用房10间,面积486.76平米,提供实验机位430个,安排教学计划内课时15095个,共完成608557上机人时数,初步建立起了信息学院学科群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实验教学物理环境支撑体系。

二、管理使用情况

(一)教学科研用房管理使用规章制度情况

本单位制定了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办法,明确了教学科研用房的使用范围、调配原则、使用程序、维修保养等内容,建立教学科研用房管理台账,做到了账物相符。建立定期检查和维修制度,确保教学科研用房的安全和正常使用。

(二)教学科研用房日常管理使用情况

 1.日常使用:本单位的教学科研用房主要用于教学、科研和办公等活动,不存在擅自改变用途、出租出借等情况。教学科研用房使用符合相关规定和标准,满足教学科研工作需要。

 2.安全管理:本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用房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管理责任人和职责。定期对教学科研用房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了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了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卫生管理:本单位建立了教学科研用房卫生管理制度,明确了卫生管理责任人和职责。定期对教学科研用房进行卫生清洁和消毒,保持整洁和卫生。(注:仅限正常教学科研活动)

(三)教学科研用房长期(1个月以上)合作使用或出租出借情况

本单位无教学科研用房长期(1个月以上)合作使用或出租出借情况。

(四)校内外单位及个人临时性使用情况

本单位无校内外单位及个人临时性使用教学科研用房情况。

三、存在问题及困难

信息学院实验室前期主要集中在实验室的基本功能建设上,目前在设备性能、环境建设、投资力度、管理模式和人员配备等各方面难以满足实验教学课程的要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对实验室建设投入不够,设备陈旧,性能配置落后

目前除了新改造实验室502的实验设备,其他大部设备在2014-2018年间购买,共有860件设备已到达报废年限,占总资产70.9%。由于设备性能差,而学院大数据管理与应用和人工智能等专业的实验课均需高配置实验运行环境,导致大量新课无法正常开设,或者实验教学效果达不到专业培养计划要求。

2.实验室管理手段落后,实验教学模式有待创新

目前除了新改造实验室502,大部分实验室没有完成智能化实验室管理改造,实验室管理主要靠人工现场操作处理。这种原始的人工管理模式,不仅仅效率低下,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电力、设备资源浪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也需要引入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高管理效率。

目前实验教学尚未启用智能化教学管理模式,仍然是通过老师现场示范讲解、学生动手做实验的传统教学模式。这种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无法针对每个学生的特点进行个性化的精准指导和专业定制培养,也无法及时的对教学效果进行动态的和量化的评价和反馈。目前部分实验室安装了从网络或其他途径获取的免费教学管理软件,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但没有专门技术支持,软件使用常出现问题。

3. 实验室人员配备不到位,实验员长期超负荷工作

实验创新中心原配备有2名专职实验员,负责实验室设备管理、实验室安全管理,实验室日常运作和实验课程辅助等工作。目前其中1名实验员转岗为教务员,另外1名无法处理完两个各位的工作,导致部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存在风险隐患。

四、下一步工作思路

为了适应我院学科专业建设的发展要求,针对我院实验室建设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我们下一步工作思路如下:

以我校“十四五”规划为指导思想,以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为主线,立足信息学院学科群实验教学要求,坚持面向社会需求的应用技能型人才培养方向,构建专业体系完备、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模式智慧、管理手段智能、设备配置优化、产学研环节融合的立体信息技术实验教学平台。

针对802803804原有实验室设备陈旧,资源配置过低及使用年限超过8年的现实情况,及我院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需要拟作出如下实验室改建计划:1、将802原有的管理信息系统实验室改建为大数据安全工程技术实验室;2、将803原有的软件工程实验室改建为面向软件测试与质量工程实验室;3、将804原有的软件与算法实验室改建为信息技术创新实验室。


信息单位

2024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