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2025-2026年度第一学期行政工作例会



9 5 日上午,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召开2025-2026 年度第一学期行政工作例会,会议由王丽敏院长主持,共同明确新学期工作方向与重点任务,为学院新学期发展谋篇布局。

会上,王丽敏院长首先作工作展望与动员讲话。她高度肯定了全体教师在上学期克服重重困难、助力学院稳步发展的辛勤付出,并结合学院更名后的新定位,强调学院当前肩负的双重使命:一方面,作为学校重要二级单位,需高质量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契合时代需求的高水平专业人才;另一方面,要面向全校推动人工智能与数字教育深度融合创新,为学校整体发展注入新动能。同时,王院长对全体教师提出期望,要求大家进一步强化前瞻视野、创新意识与实干精神。

随后,胡苏副院长围绕科研与研究生培养工作汇报。他直言当前工作存在的短板,包括科研标杆性项目及成果产出偏少、领军人才与学科带头人储备不足、部分教师科研 “躺平” 现象突出等,并针对性提出改进措施;同时明确了本学期科研与研究生培养领域的重点工作及时间节点,还介绍了拟推进的重大科研项目与研究生 “导师组联合培养制” 等创新机制,旨在激发科研活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张丽主任紧接着解读岗位职责制度。她表示,通过科学划分责任分工、完善考核机制,将为学院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开展与长远发展筑牢制度根基。为让制度内容更易理解,她以院长助理的六大维度工作职责为例进行详细阐释,强调清晰的职责界定有助于提升学院管理效能,为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完善提供持续动力。

胡建军副院长聚焦教学工作展开汇报。他先分析了当前教务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配套提出系列改进措施;同时计划通过规范教务流程、开展专项调研并广泛征求意见,制定科学可行的教学工作方案。此外,他还介绍了新学期教学领域的创新举措,涵盖推行本科生导师制、编写人工智能通识教材、建设第二批教学团队、实施实验室改造等内容。

李汇熙主任则围绕科研与教师发展作系主任工作汇报。他通过数据分析指出,学院科研呈现 “中间活跃、两端沉寂” 的哑铃型结构,整体科研活跃度有待提升;针对青年教师面临的 “单打独斗” 困境与 “资源瓶颈” 问题,他提出了系列破局办法,并明确了具体实施路径与阶段时间表,力争推动学院初步形成结构合理、潜力突出的科研团队雏形。

最后,廖凌杰书记作总结讲话。他强调,每位教师都是学院建设发展的核心中坚力量,各项工作需紧扣实际问题落地见效,全体人员要深入领会并切实落实本次会议讲话精神。他特别突出执行力与自我驱动力的重要性,要求分管领导与系主任以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各项既定任务按质按量完成,共同推动学院新学期工作开好局、起好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