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简介


  广东财经大学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原信息学院)始于1992年成立的计算中心,历经经济信息管理系(1997年)、信息学院(2000年)等发展阶段,于2025年6月正式更名升级。学院以“理工固本,财经铸魂,求学院内涵发展之经,谋学科越发展之道”为发展理念,紧密围绕国家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战略,设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管理与应用、电子商务5个本科专业。其中,电子商务专业入选国家首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东省首批唯一)

  学院构建“五位一体”的学科建设新模式,交叉特色鲜明。拥有“数字经济”博士学位授权点,为高层次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支撑。设有“智能科学与技术”(全国财经类院校唯一、广东省首批)“管理科学与工程” 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技术经济及管理” 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以及计算机技术、图书情报(广东省唯二) 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构建了以“新工科+新商科”深度融合为特色的育人体系。

  学院科研与教学平台实力雄厚。拥有广东省智能商务工程研究中心(学校“首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18年获批)、广东省数字经济协同创新重点实验室2024年7月获批)、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产业学院(省级) 等核心省级平台,以及教育部电子商务虚拟教研室2023年11月获批)。课程建设成果显著,《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可视化移动编程》两门课程入选教育部国家智慧教育平台首批优质课程获批教育部“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重点项目;累计建成国家级及省级精品课程、在线开放课程9门,获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4项。

  学院努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厚德博学,精干高效,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89人,其中专任教师71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比例高,拥有博士学位教师占比78%,具有海外访学经历教师占比达33.8%拥有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31人,“双师双能型”教师26人。高层次人才云集,包括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1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1人、南粤优秀教师1人。学院构建了由教育部教指委委员领衔、校内外实践导师协同参与的多元指导体系,全方位保障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科研成果丰硕,服务社会成效突出。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及省部级科研项目142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纵向项目重大专项48项;创新性开展教育部产学研合作项目17项。发表学术论文1071篇,其中SCI二区以上论文占比高达86%;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9项。科研成果获评广东省计算机学会优秀论文奖、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等省部级奖励5项4项决策咨询报告获佛山市委政研室等官方机构采纳,彰显智库贡献。

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优异,国际化特色鲜明。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就职于腾讯、华为、字节跳动等世界五百强企业,以及中国人民银行、工商银行等金融机构、广东广播电视台、药品监督管理局等政府机关或大型企事业单位,研究生就业率持续保持100%。部分毕业生考入国内外知名高校攻读博士学位。学生在中国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国家级特等奖)、蓝桥杯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中国教育机器人大赛(国家级一等奖) 等高水平学科竞赛中屡获殊荣,累计获国家级奖项51项、省级奖项282项,并在高水平国际期刊(中科院一、二区)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学院与悉尼科技大学(2025年QS世界排名第88位,2023软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世界第17位、全澳第1) 合作建立“3+2”本硕连读菁英班,着力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智能技术高层次人才。

 

数据统计截止:2025年8月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