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奖学金提名奖获得者——何远豪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1班
任职情况:
1.曾任校青协秘书部副部长、学院辅导员助理、党章社社长、党务助理、班长、军训助理等职务;
2.被评为校青协优秀干部、优秀辅导员助理、优秀党务助理(连续3年),获优秀学生干部专项奖学金。
获奖情况:
1.第十五届蓝桥杯算法竞赛省赛三等奖;
2.2023年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展示活动优秀奖;
3.广东财经大学第二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校赛金奖;
4.广东财经大学第二届“吉湖杯”模拟市长大赛一等奖及最佳文本奖;
5.第十四届全国大学生电子商务三创赛广东财经大学校赛二等奖;
6.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广东财经大学校赛铜奖;
广东财经大学“第一届本科学生党员风采展示大赛”优秀奖。
干部经历
学生干部在学校和学院工作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是师生间的桥梁,也是学院、班级建设的引领者。我曾在学校、院级、班级的不同岗位上锻炼自己,服务师生,提升个人素质,并坚定政治立场。我致力于确保信息的准确传达和任务的高效执行,策划并落实工作,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与分工,积极收集师生的意见和建议,创新工作方法和流程,以促进优良学风、院风和校风的形成。
作为学生干部,我准确理解任务需求,进行有效的内部及跨部门沟通,确保项目按时按质完成,应对突发事件,组织策划活动以及人才队伍的建设。学生干部不仅要将其视为提升自我能力的机会,还要在复杂、繁琐和困难的工作中寻找意义,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对待每一项任务。
竞赛经历
参与学术竞赛和社会调研等校内外活动,对于提升学生的专业技能和通用技能至关重要。作为信息学子,我们应当充分利用计算机科学专业的优势,在深入研究大型语言模型、前后端系统开发等领域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尝试跨学科融合。例如,将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社会调研、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医疗领域、产品设计与商业策略相结合等,这不仅能够拓宽知识视野,还能精准定位未来的职业方向。
除了深化专业知识,我们还应在竞赛中培养团队沟通、路演展示以及各类工具的应用等核心通用技能,以充分发挥竞赛的潜在价值。为此,我积极参与各类学术科研竞赛、社会调研项目,以及创新创业类大赛等。这些经历不仅全方位锻炼了我的能力,还让我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伙伴,并且为学院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平衡之道
平衡学业、学生工作与学术竞赛需确立明确目标、精细的时间规划及坚定的执行力。首先,应以积极态度面对挑战,保持解决问题的信心,并将困难视为成长机遇。其次,通过将每日时间划分为若干时段,为各项任务设定优先级、预计耗时及截止期限,实现时间与进度的可视化管理,确保每天都有所进展。最后,通过持续学习与实践提升工作效率,有效避免拖延现象。通过这些方法,一定程度上能够高效地平衡学业与活动,还能在过程中培养出坚韧不拔的品格和卓越的时间管理能力,为未来的学术和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何远豪参加活动和比赛)
校长奖学金提名奖获得者——章婉瑶
2021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佛山全学段)1班
任职情况:
1.曾担任班级助理、班级团支书,获得过院、校级“优秀学生干部奖”、“优秀共青团干部”;
2.现任班级团支书。
获奖情况:
1.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一等奖;
2.第十五届蓝桥杯软件赛Python组程序设计获省级三等奖;
3.广东财经大学数字经济学院第二届“知行杯”调研大赛二等奖。
干部经历
作为班级团支部书记,我全力以赴推动团务工作的全面发展,积极策划并成功举办了多种主题教育活动,如“思想旗帜”、“ 坚强核心”等专题,旨在通过这些活动加强团员的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我也不断总结团支部工作中的不足之处,并逐步完善,确保每次活动都能达到预期效果。为了确保团费缴纳及时、组织关系转接顺畅,我建立了详细的记录和提醒机制。同时,我严格规范团组织的日常管理,紧密围绕上级团组织的安排,结合实际情况,做好团员吸纳、教育和管理工作。
竞赛经历
在学校的“双百工程”中,我担任项目负责人,策划选题并高效组织团队分工合作,完成了智能驾驶系统中的感知算法项目,作为校级项目顺利结项。在我个人学术成长的道路上,基础知识的提升是我浓墨重彩的一笔。尤其是在数学建模竞赛中,我实现了从数学建模领域的门外汉的转变。作为一名计算机科学专业的学生,我对数学建模一无所知,甚至可以说是完全的“小白”。然而,面对这一挑战,我还是决定勇敢地向前迈步,在一个半月里。从基础的算法原理到复杂的论文格式撰写,再到多种数字处理软件,如MATLAB、SPSS以及仿真软件Vissim的学习。在三人组成的团队中,我担任了编程工作的主要执行者,并于团队成员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最终得到了回报。
基于我对自己能力提升的要求,今年4月,也继续参加了蓝桥杯程序设计竞赛。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也培养了我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衡之道
在学业、学生工作与学术竞赛之间寻求平衡确实是一个挑战,但我坚信通过合理规划时间可以实现兼顾。我采用了时间块管理的方法,将一天划分为若干固定时间段,以数模比赛为例,每个时段专注于特定任务:上午集中精力于新算法的课程学习,下午实践算法,晚上则论文修改中。这种有节奏的时间安排不仅提高了我的效率,也减少了分心的可能性。同时,我为长期项目设定了短期可达成的目标和里程碑,这帮助我有效地跟踪进度,并且每完成一个小目标都给我带来了成就感,激励我不断前进。这些策略共同作用,使我能够在不同的角色和责任之间找到平衡,促进了个人的全面发展。
(章婉瑶开展班级活动和参加志愿服务)
校长奖学金提名奖获得者——周绮梅
2021级软件工程2班
任职情况:
1.曾任学院助学部副部长、女篮副队长,连续三年担任信息学院党务助理,连续两年被评为“优秀党务助理”;
2.现任2021级软件工程2班班长。
获奖情况:
1.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港澳台侨参赛项目金奖;
2.2023年广东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案例推选展示活动二等奖;
3.第十四届“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省赛铜奖;
4.2023-2024学年广东财经大学“青春报国,复兴有我”主题征文大赛一等奖;
5.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年)高教主赛道广东财经大学校赛银奖。
干部经历
自入学以来,我始终怀揣着为同学服务的热情,积极参与并担任了多个学生干部职务。从担任信息学院女篮副队长,到党务助理,再到助学部副部长以及现在的班级班长,这一路走来,我深刻体会到了责任的重要性。学生干部不仅仅是一个头衔,更是一份对同学们、对自己的承诺和责任。这些学生干部的经历,不仅锻炼了我的组织协调能力,还提升了我的领导力与团队合作精神。我学会了如何在压力下保持冷静,如何在困难面前寻找解决方案,这些能力对我个人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竞赛经历
在竞赛领域,我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从获得广东财经大学“双百工程”校级重点立项,到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的银奖,再到“挑战杯”广东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的铜奖,这些荣誉的获得,不仅是对我努力的肯定,更是对我个人能力的认可。在竞赛的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分析问题、如何创新思维,以及如何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些经历不仅丰富了我的专业知识体系,还让我更加自信、更加敢于挑战自我。每一次获奖,都让我更加坚定地走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
平衡之道
面对繁重的学业、学生干部工作和学术竞赛,我也曾感到过压力。然而,我认为关键在于如何巧妙地找到平衡点,确保每一方面都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发展。我学会了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确保自己的专业成绩不受影响;同时,我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高效地完成学生干部工作和竞赛准备。除了工作经验上的累积,更多的是学会了如何将时间利用效率最大化,在兼顾学校工作的同时确保自己的专业成绩。这种平衡能力让我在学习和工作中都能保持最佳状态。
这些经历让我更加成熟、更加自律。我深知,只有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才能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因此,我会继续努力,为自己、为学院、为社会贡献更多的力量。
(周绮梅参加志愿活动)
初审:刘寒潋
复审:廖凌杰
终审:邱启彬
——引自2025年1月24日学院公众号